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猛虎”闹江

体育正文 141 0

“猛虎”闹江

“猛虎”闹江

27日,队员们合力抬着龙舟“虎仔”上岸(shàngàn)。

27日,虎仔龙舟队的元老、75岁的林宝坤介绍龙舟队在龙舟赛中获得的荣誉。冠军(guànjūn)锦旗是虎仔龙舟队的荣耀(róngyào)。

27日,27岁(suì)的划手林祥(右一)与儿子、父亲在一起(yìqǐ),一家三代都酷爱龙舟。

27日,虎仔龙舟队的大学生队员换上赞助商(zànzhùshāng)(zànzhùshāng)提供的队服。龙舟队的赞助商每天都不一样,当天的赞助商是(shì)著名的尚干小吃——“依俤粉干”,队服前后(qiánhòu)是“哪吒”的动画形象。队员笑称,他们要去“闹江”。

30日,龙舟(lóngzhōu)与滨海快线列车在淘江上竞速。

29日,“虎仔”龙舟在淘江上快乐飞驰(fēichí)。

29日,尚干镇村民在(zài)细雨中观看龙舟竞渡。

27日,虎仔龙舟(lóngzhōu)队教练、31岁(suì)的林晓锋(右)指导队员挥桨。他18岁开始划龙舟,平时是快递员。

29日,46岁的林建辉在船头奋桨行舟,他平时是(shì)水电工。

30日,队员围在队长林月光(yuèguāng)(中)身边,通过手机观看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的直播。此次(cǐcì),有7位“虎仔”队员受邀参赛。

(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实习 生陈天博(chéntiānbó) 文/图)

谈起39年前的那个(nàgè)端午,68岁的林宝水红光满面。

那天,福州天气很热,登云湖水很凉。他(tā)和尚干龙舟队的兄弟坐在龙舟“虎仔”里高速奋桨。在鼓点与欢呼声中,立在龙舟头的威猛虎头第一个撞线,为尚干赢得了(le)福建省龙舟调赛的冠军(guànjūn),一时“威震闽江(mǐnjiāng)”。

随后,他们(tāmen)代表中国,赴日本参加有着(yǒuzhe)300多年历史(lìshǐ)的“长崎龙舟选手大会”,成为福建省第一支出国比赛的农民体育队伍,并最终夺得亚军。日本当地观众(guānzhòng)热情地拉着他们合影,因为语言不通,第一次出国的林宝水害羞得动都不敢动。

谈及没能夺冠,林宝水一拍大腿:“有黑幕!”作为“头段”,他在龙舟的(de)第一排,负责引领划桨节奏:“我们划得一直比日本(rìběn)人快,快到终点(zhōngdiǎn)时,日本的船突然就插到了前面。”当时的队员都是(shì)农民、渔民,那年为了比赛,脱产训练了四五个月(yuè),“从插秧开始,练到收稻谷,家里的活都顾不上,也没有奖金,就是为了荣誉”。

尚干是(shì)福州的水乡,划船是尚干人的日常。

闽江及其大小支流,构筑了福州(fúzhōu)城2200多年的血脉。淘江(táojiāng)就是其中粗壮的一支,浩浩汤汤的淘江水流经福州闽侯的青口、尚干、祥谦三镇,最终汇入闽江。旧时,淘江纵贯7个村级区划,故称“七里(qīlǐ)”,又因尚干镇为七里中心,俗称(súchēng)“尚干七里”。此地素有习武传统,赛龙舟能展示体魄、比拼荣誉,端午时正逢农闲,赛龙舟便成为(chéngwéi)家家户户(jiājiāhùhù)的娱乐活动。

也因此,龙舟(lóngzhōu)成了七里各村的图腾,每条龙舟都有着自己的名字。尚干龙舟队的龙舟名为“虎仔”,使用至今的龙舟头已有100多年历史,名字也甚(shèn)是(shì)威猛——东升四白龙老虎头。

为什么(wèishénme)叫“虎仔”,即便是(shì)村里老人也说不清,但每一名七里人对于端午都有着共同记忆:农历五月,龙舟(lóngzhōu)从各个方向(fāngxiàng)汇入淘江,有从山间小河顺流而来,有从乌龙江北岸驶入,共同汇聚到淘江的最宽阔处。只要想(xiǎng)比试,放串鞭炮便可开始竞渡。一时,江面锣鼓喧天,岸边观者如市。

在七里,每一名划手都是(shì)从小看着父辈划船长大(zhǎngdà)的,常有祖孙三代同在一条龙舟上竞渡。

“小时候,划龙舟(lóngzhōu)是唯一的(de)娱乐项目,端午比过年还热闹。”54岁的七里东升村人林勇斌回忆。当时村里穷,只有一条龙舟,下午大人要划(yàohuà),小孩只能赶在早上抢着划。天刚亮,孩子们拿着粽子(zòngzi)边走边吃,沿着(yánzhe)河道一路敲锣集结,来到淘江边,一起把船推下水,划上几趟再去上学。

林勇斌如今是尚干虎仔龙舟队年龄最大的(de)划手。队里现有(yǒu)36名成员,平均年龄30岁,有上班族、小老板、外卖员、包工头、外地学生(xuéshēng)。每次集合训练,有骑电动车来的,有开劳斯莱斯来的……

“以前,老一辈对输赢看得重,觉得赛龙舟是各村之间的比拼,有时输了生气,把灶台都掀了,大家都不要(búyào)吃饭。”27岁的划手林祥介绍说,“现在各村的龙舟队都不只限本村人,我们也(yě)在社交(shèjiāo)媒体上招募喜欢划龙舟的人,大家当作娱乐、健身,比赛(bǐsài)也是有说有笑。”

从闹江到戏水,更现实的原因是,村里对划龙舟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(yuèláiyuèshǎo)。每年都有龙舟队(lóngzhōuduì)因为凑不齐人数而解散,曾经百舟竞渡的淘江上如今只剩不到20支(zhī)龙舟队。

端午前,林祥给一岁多的儿子买了一把(bǎ)红色的玩具船桨:“我爸做的儿童船桨,我小时候就(jiù)玩坏了4把。”林祥时常(shícháng)抱着儿子登上龙舟,划划水、看看江。儿子一上船就不愿意下来,和曾经的他一样。

“猛虎”闹江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